近代西方足踝外科概况
进入近代,足踝外科开始由两个途径向前迈进,并最终逐渐交叉。一是传统足病医学的发展,最初主要是治疗足部皮肤疾病,如鸡眼、足部囊肿、趾甲疾病等。另一途径源自传统外科或骨科,主要集中在足踝部创伤和畸形的治疗。
17世纪,法国开始出现医学分科。1714年出版的皮肤病学教科书有一章是关于手足疾病的描述,其中提到疣和鸡眼。法国医生Rousseot首先分科从事 足病治疗,他于1755年出版了第一本足病专业书籍名为《足部鸡眼论文》。当时,足病主要由鸡眼切除师治疗,这些人同时也拔牙。1802年德国医生 Heyman在英国爱丁堡出版了书籍《足部鸡眼治疗》。1826年Lewis在英国巴思医院外科介绍足趾甲不生长的治疗方法,他自称为足病外科医生,并于 1845年出版书籍名为《足部鸡眼、囊肿、趾甲疾病及治疗》。在之后的一段时间,有很多关于足部外科疾病治疗的技术在英国著名杂志《Lancet》上发 表。在美国,John于1843年建立了第一家足病诊所。
18世纪后,骨科得到了较快发展,足踝外科虽然还蕴含于传统骨科,但已不断有足踝部损伤机制及治疗方法被报道。1756年Pott最早对踝关节骨折做了 较好的描述,也因此获得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踝关节骨折Port骨折[3]。18世纪末法国医生Dupuytren及其学生Maisonneuve对踝关节损 伤机制及相应的骨折特征做了较好的描述,并获得了以各自名字命名的踝关节骨折[4]。1800年法国医生Lisfranc描述了跖跗关节损伤,并介绍了该 关节的截肢手术,此后跖跗关节也称Lisfranc关节[5]。1842年英国医生Syme描述了一种踝关节截肢方法-Syme截肢。
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科技与经济水平的增长,足踝外科逐渐从传统骨科中分离出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医生走上了足踝外科的道路,不断有新技术、新方法被提出 和报道,极大地推动了足踝外科的发展。围绕趾僵硬、外翻等足趾畸形,足踝关节、肌腱疾病,足踝骨折等不断有治疗方法被报道和改良。足踝外科疾病的治疗技术 逐渐走向规范化。
1887年DaviesCoLley首先报道了指僵硬,Bonney、Macnab于1952年首先报道了跖骨闭合楔形截骨来治疗此病,此后不同的跖骨 闭合楔形截骨术不断被报道,其中以Moberg截骨应用较广。在外翻的治疗中,Chevron截骨术、Akin手术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各种改良手术、远 端软组织矫正术(1928年由McBride介绍,DuVries及Mann改良)、Lapidus手术等,疗效得到临床证实[6]。对于足踝部关节炎、 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不断有各种关节融合术提出和改良,如Keller手术、Jones手术、Hoffman成形术、DuVries成形术、Kidner手 术、Siffert手术等各种单关节和多关节融合术被报道[7]。胫后肌腱功能障碍(PTTD)、腓侧肌腱及跟腱损伤、足踝部骨与关节创伤性疾病的修复方 法及手术指征也在不断的临床治疗及试验中得到完善。
足踝外科医师培养
在西方国家,足踝外科医师的培养有2种主要方式,传统足病医学培养模式和正规医学培养模式。虽然这两种模式下培养的足踝外科医师都得到医院、保险公司及社会的认可,却有着不同的培养机制,2种医师的专业基础和所获学位也有所不同。
足病医学培养萌芽于19世纪中期,起步于20世纪初。从起步开始,足病医学就没有归属于正规的医学分科,直到今天,足病医学博士(DPM)依然有别于医学 博士(MD)由专门的足踝医学院校颁发。1908年美国确立足踝医生教育制度;1911年纽约足病学校(纽约足病医学院前身)建立;1962年足踝医学院 校开始全国统招;1964年足踝医学院校毕业生被授予DPM学位;1978年足病医学院校入学考试和美国医学院校招生考试(MCAT)统一;之后30年的 发展,使得传统足病医学无论从学科教育还是诊疗水平都有了巨大的进步,现在,有20 000多名传统足病外科医师分布于美国各州,传统足病医学的诊疗范围也逐渐延伸至膝关节以下的全部外科疾病,其培养制度也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目前,在美国只有7所学校可以授予DPM学位,每年共招收学生约2 000人。学生首先要有至少3年的大学经历或学士学位;另外,对入学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专业也有所要求,如生物学、有机化学或生理学等;一些学校还有相应的 语言要求。所有学生在进入足病医学院校前,必须通过MCAT或GRE考试。在入学后,行4年足病医学学习:第1年接受基础学科和足病医学入门学科学习;第 2年为基础学科、临床医学和足病医学学习;第3年为专业课程学习包括临床见习(教育性);第4年主要是临床实习和选修课程学习,这些学院的附属医院或外科 中心会为学生提供临床轮转的机会。在完成学院学习后,绝大多数学生进入住院医生培养计划,接受1~2年的进一步培养和轮转。在1年的轮转结束后,进一步接 受专业相关训练。然后由美国足病医学职业认证委员会认证,1人可以取得多个认证职业,主要包括足踝骨科、足踝外科、基础足踝医学。进入工作后,在实践的同 时还要不断接受继续教育,美国大多数州都要求接受继续教育以保留行医资格。欧洲国家足病医学教育与美国基本相同。
正规足踝外科是医学专业中骨科的分支,学生要完成4年的理工科学习,通过MCAT后,结合考试成绩、介绍信、个人工作及服务经历等择优录取。进入医学院之 后,前2年学基础,后2年学临床,结束后授予MD学位,进入住院医生阶段,但没有行医执照。行医执照要通过三阶段考试取得,一阶段为自然科学基础考试,一 般在医学院二年级时进行;二阶段为临床医学考试,一般在医学院毕业、申请住院医生之前参加;三阶段在1年的实习医生之后进行,除了医学知识外,还要考临床 工作中的伦理、法律等问题。住院医生一般3年,在主治医生指导下行医。结束后需要在足踝外科进一步培训,一般为3年。在取得职业医师执照并通过美国专业医 师认证后才能成为足踝外科医师。
足踝外科组织的发展
在近代世界范围内,美国和欧洲的足踝外科发展较快,国内及国际化组织成立也相对较早。源于足病医学的足踝外科协会较之源于正规骨科的足踝外科协会出现相对较早,2种组织在内部组成上有一定程度的交叉。
早在1895年,一些足病医师在纽约成立了纽约足病协会(Pedic Society of New York)。1912年,美国手足病医师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ropodists,NAC)成立,即美国足病医学会(American Podiatric Medical Association,APMA)的前身。欧洲手足病医师协会(the Society of Chiropodists and Podiatrists,SCP)在欧洲最早成立于1912年,但直到1945年5个英国手足病组织并入后才开始正规运作,目前其成员主要来自英联邦国 家。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Foot and Ankle Surgeons,ACFAS)成立于1942年,旨在促进足踝外科科研和诊疗技术的发展,协会成员由足病医学院校毕业的足病医师(DPM)组成。第一个 世界性足病医学组织是成立于1947年的国际足病医师联盟(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des Podologues,FIP),由26个足病协会组成,包括美国足病医学会(APMA)和香港国际足病医师协会(the International Podiatrist’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IPAHK),其成员来自6大洲25个国家。1958年国际足病外科医学会(College International de Medecine et Chirurgie du pied,CIR)成立。之后各种区域性足踝外科组织相继成立。
传统骨科中的足踝外科组织出现相对较晚,1949年美国足踝骨科与足病医学联合会(the American college of foot & ankle orthopedics & medicine,ACFAOM)成立,该协会成员由足踝骨科医师和足病医师组成,旨在促进足踝医学发展和2种医师之间的交流合作。美国足踝骨科协会 (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于1969年在芝加哥成立,旨在促进足踝疾病治疗水平的提高和提供足踝外科继续教育,成员每年组织和参加2次主要学术会议, 即冬季的美国骨科年会(AAOS主办)和夏季的美国足踝外科年会(AOFAS主办)[11]。1993年欧洲两个主要的足踝外科组织成立,欧洲联邦足踝外 科协会(European federation of foot and ankle societies,EFFAS,C.I.R欧洲分会为其前身)和欧洲足踝外科医师协会(European society of foot and ankle surgeons,ESFAS)。1998年欧洲足踝协会(European foot and ankle society,EFAS)在德国科隆成立,Dereymaeker任首届协会主席。1999年10月16日,国际联邦足踝外科协会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foot and ankle societies,IFFAS)在3年一届的C.I.P.年会上于日本京都宣布成立,其成员组织包括亚洲足踝外科协会、欧洲足踝外科协会、北美洲足踝外 科协会和南美洲足踝外科协会,旨在促进国际足踝外科交流和学科发展。第一任主席由日本医师Haruyasu Yamamoto担任,第一届交流会于2002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交流会每3年举办一次,更换一届主席,会议轮流在四大洲举行。第二任主席为美国医师 Michael J.Coughlin,第二届交流会于2005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举行;第二任主席为意大利医师Sandro Giannini,第三届交流会于2008年在巴西巴伊亚举行;第四任主席为巴西医师Osny Salomao,第四届交流会议将于2011年在日本举行。